查看原文
其他

起底 张核子、张姗姗、巴颖,及其背后的“核酸”商业帝国...

投研前线 2023-01-21

张核子、张姗姗、巴颖到底是谁?还有他们背后的“核酸”商业帝国...




 

网传他们俩在全国注了35家核酸机构,哪里有她的公司,哪里就有疫情。而且是刚注册没几天,就被全员检测。





在全国拥有35家核酸公司的张珊珊是谁?真是细思极恐?


最终受益人叫做张核子。



35家核酸机构,几乎是遍布全国。



这是张姗姗的关系网图,几乎包含所有的大城市。



就连兰州核酸造假公司也有它,而且还属于空壳公司。这让我们疑惑,这个张姗姗究竟是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全都是监事。



有网友爆料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所做的核酸结果不一样,而这个西宁核酸检测基地也是属于张姗姗的。

这个张姗姗究竟是谁?那么今年的全国大爆发仔细想一想不寒而栗。



山西十月注册,十一月就沦陷、合肥九月注册,十月大爆发……

世间有如此这么巧的事情,这个张姗姗到底是谁呢?

她是如来佛祖吗?有着预算未来的能力啊...

真想让她算一算疫情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啊?



遍地全国,也有一些刚刚成立。



这个手眼通天的张姗姗,到底是谁?而核酸公司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这个张姗姗应该是张核子的亲戚。

查了一下这个张姗姗只是个监事,最终受益人叫做“张核子”

深圳有家公司叫核子基因,创始人张核子。这家公司有62个对外投资(基本都是全资子公司)。

21年1月,河北邢台核酸核子下面的检测公司就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不过不怕,他马上又开了新的机构。

四川的朋友,看看你们这几天做核酸的公司是哪个是不是叫华曦医学。





张核子的核子基因在2019年、21年前就有人爆料。

那么他也是法人,为什么他一点事情也没有呢?



这个张核子的公司,刚成了就能接到全员核酸的大单。

为什么一直造假,还能继续接呢?

互相关联的可不止他们两个。



然而,这些并不是全部... 

这篇发布在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上,有关张核子、巴颖的文章...。



封闭多月,内地依然层出不穷的阳性,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值得深思。


网传兰州碧桂园小区诺丁山3号院核酸采样人员阳性,引发网友关注。刚刚兰州城关区就此事了进行通报。11月27日5时,复核确定采样队工作人员白某某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其他人员阴性。


一采样工作人员核酸阳性,
兰州城关区: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11月27日,兰州市城关区官方微博发布对碧桂园小区诺丁山3号院采样人员核酸阳性情况的通报,全文如下:

11月26日,我区开展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城关区青白石街道碧桂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8名工作人员(6名医护,2名司机)对青白石街道碧桂园小区诺丁山3号院进行核酸采样。采样过程中,在小区居民的要求和建议下,本着“安全第一”原则,采样队现场对工作人员核酸情况进行了查阅、并做了抗原检测。经查阅,采样队工作人员白某某最后一次核酸阴性记录为11月24日,抗原检测显示其结果异常,其他人员结果正常。同时,区卫健局邀请省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现场采样并送省疾控中心、省临检中心两家单位检测。11月27日5时,复核确定白某某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其他人员阴性。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白某某,女,21岁,系城关区第三人民医院检验士。11月21日、22日、24日核酸结果显示阴性,其行动轨迹显示11月23日在闭环管理酒店换休,11月24日、25日在城关区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上班。11月26日上午临时抽调其参与社区采样工作,之前从未参与社区采样工作;26日下午被派往青白石街道碧桂园小区诺丁山3号院进行上门核酸采样,采样前按照二级防护规范要求穿防护服、佩戴N95口罩,共采样27人。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驻地闭环管理工作的通知》(城疫防办发〔2022〕230号)要求,采样医护人员必须严格实行闭环管理,每天单人单管进行闭环人员的核酸检测,由医疗队领队每日负责统计上报队员核酸检测结果、健康码情况及身体状况。针对此次问题,我区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就事件原因与责任开展联合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我区将对所有闭环人员规范管理情况开展自查自纠,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要求开展工作,坚决避免防疫工作人员成为疫情传播媒介。

被通报的核子华曦在西宁开张?
西宁卫健委:其未参与本地核酸检测

11月27日,针对近日网传“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参与西宁市核酸检测”一事,西宁晚报记者从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经核实,自我市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以来,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从未参与西宁市任何核酸检测及相关工作。


另外,西宁晚报记者从城北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西宁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3日将设立登记申请提交至青海省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11月12日城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其细则》等法律法规予以审核通过。城北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该公司注册场所后发现,该公司尚未进驻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尚未到位。

目前该公司只取得了商事主体设立登记许可,尚未取得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相关行政许可。

11月25日,兰州市卫健委曾发布情况通报:2022年11月24日上午,兰州市七里河区依据核酸检测结果组织转运阳性感染者时,发现个别待转运群众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

经实地核查,此次事件的基本情况是: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收到核酸检测样本,按照实验室检测流程,于11月23日18时许将检测结果异常人员信息推送至七里河区联防办,区联防办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告知相关人员原地等待转运。11月24日1时许,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工作人员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使个别待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


从严审核核酸检测概念企业上市后,翌圣生物科创板IPO被取消审核


11月23日,科创板IPO排队企业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翌圣生物)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被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取消上市申请审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两天前,11月21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上交所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深交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均表示从严审核核酸检测企业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释放出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的态度。


截至本年度11月12日,已有包括菲鹏生物、康为世纪、达科为、至善生物、瑞博奥、翌圣生物等“核酸检测”概念企业进行IPO,其中康为世纪于10月登陆科创板上市。而翌圣生物成为了从严审核核酸检测企业上市后首家被取消上市申请审议的公司。


翌圣生物主要从事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生物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体外检测行业的上游,覆盖三大品类生物试剂研发和生产,主要向下游供给体外检检测、基因测序、医药研发、疫苗生产、动物检疫等的试剂产品制造与销售原料。


其中,分子类生物试剂主要被应用于诊断与检测试剂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原料;蛋白类生物试剂主要被应用于抗体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和生产、疫苗研发和生产等场景中;细胞类生物试剂主要被应用于细胞培养、细胞功能检测和细胞状态检测等,并最终用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和生产、疫苗研发和生产等场景。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786.25万元、1.86亿元、3.22亿元和2.0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0.58万元、5296.89 万元、1.01亿元和3214.55万元。



新冠红利减退


不难发现,在2019年,也就是在新冠疫情前,翌圣生物一年近1亿元的营业收入却只有不到200万的净利润。招股书显示,当年翌圣生物的营业总成本高达9702.88万元。即,当年翌圣生物的总体销售成本率高达99.15%。


而在新冠疫情出现后,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与新冠相关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614.76万元、8174.13万元和7689.7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77%、25.42%和38.28%。


翌圣生物与新冠相关的产品主要为分子类和蛋白类生物试剂。具体来看,2019年翌圣生物自有品牌的分子类试剂产品占总销售额的42.48%,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该分子类试剂产品已占总销售额的64.34%;2019年翌圣生物自有品牌的蛋白类试剂产品占总销售额的32.31%,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该蛋白类试剂产品占总销售额下降至25.79%。


其中,2019年自有品牌分子类试剂产品新冠相关的收入为0元,到了2022年上半年该分子类试剂产品新冠相关收入为4406.2万元,占总营收的23.94%;2019年自有品牌蛋白类试剂产品新冠相关的收入为0元,到了2022年上半年该蛋白类试剂产品新冠相关收入为3283.50万元,占总营收的17.84%。


分领域来看新冠相关业务增长更为明显:2019年翌圣生物自有品牌的诊断与检测领域仅占总销售额的7.15%,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该诊断与检测领域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已升至64.84%。其中,分子诊断原料酶从2019年的53.89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0.56%,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6281.22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1.98%。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6亿元、3.22亿元和 2.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96.89万元、1.01亿元和 3214.55万元。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8.43%、31.41%与16.00%。可见,2021年后,新冠疫情给翌圣生物带来的红利已在逐步减退。


翌圣生物的下游采购客户主要有两类:科研类客户与工业类客户。科研类客户采购生物试剂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在招股书中翌圣生物表示,科研类客户采购量随国内科研市场规模扩大而随之增加。


工业类客户采购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生物试剂后,广泛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中。招股书显示,翌圣生物的分子诊断原料酶销售增长明显,翌圣生物的工业类客户主要采购用于诊断与检测试剂研发和生产,即主要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料生产核酸检测试剂。


换句话说,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的翌圣生物工业类客户对其分子类需求大增,直接帮助其营收与净利润飙升且顺理成章走上IPO之路。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的工业类客户已占比达77%,而在2019年该比例仅为22.80%。



此外,翌圣生物的生物试剂产品还分自有品牌与代理主品牌。2019年,翌圣生物的自有品牌与代理主品牌比例为6:4;到了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的自有品牌与代理主品牌比例为9:1。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自有品牌生物试剂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77.00%、79.91%、84.71%和82.64%。


翌圣生物为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至2022年6月还享受着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此外,翌圣生物还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此后,除去相关优惠后,翌圣生物的净利润或许还会再下降。


新冠相关产品的销售单价不断下降是蚕食翌圣生物净利润的核心原因。2020年以来,翌圣生物部分生物试剂产品平均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翌圣生物非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 0.65元/rxn、0.49元/rxn、0.42元/rxn,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0.58元/rxn、0.46元/rxn和0.14元/rxn。2022年下半年,翌圣生物与新冠相关的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翌圣生物新冠相关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仅为0.10元/rxn。


此外,虽然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生物试剂相关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快速增加,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格局改变使得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上图可见,除新冠相关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外,2020年以来,翌圣生物部分生物试剂产品平均销售单价有所下降。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翌圣生物还得面对更激烈的常规市场竞争。


此前,翌圣生物的主要客户是科研类客户。不过,科研类客户开拓难度较大,翌圣生物仍存在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招股书显示,2019年科研类客户购买自有品牌生物试剂为翌圣生物贡献了4864.10万营收,占比77.20%,到了2021年科研类客户为翌圣生物的营收贡献为9677.70万,占比34.81%。


科研类客户对产品种类的丰富度要求较高,且对采购价格敏感度较低。国际先进企业在技术积累和产品种类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成立时间较早,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开发的产品种类多达数万种,相较而言,翌圣生物研发、生产的生物试剂产品种类仍然较少,尤其是蛋白类和细胞类生物试剂,翌圣生物的产品种类差距更为明显,公司产品竞争力处于不利局面。


招股书显示,我国科研类客户市场,国际品牌约占据90%的市场份额,国际先进企业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Frost & 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翌圣生物在科研类客户中市场占有率仅为1.21%,


在工业类客户市场上,新冠疫情大流行虽然给了翌圣生物发展机遇。但翌圣生物在工业类客户市场的占有率仍然较低,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差距较大,翌圣生物的销售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这点也已在前述数据体现。


由于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不高,翌圣生物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翌圣生物在中国分子诊断原料酶市场的占有率为2.69%,在中国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原料酶市场的占有率为4.50%,在中国mRNA疫苗制备核心酶原料市场的占有率为0.9%。


五个月估值暴涨三倍


需要注意的是,翌圣生物2021年内进行了三次外部股权融资活动,共7.85亿元。不过,从2021年7月到12月,不过五个月时间,翌圣生物的估值却从22.50亿元暴涨至72.55亿元,增幅超300%。


上交所问询2021年度该公司历次外部股权融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其他利益安排?翌圣生物予以否认并表示,在2021年12月,由于更多同行业公司的成功上市使得生物试剂行业的估值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时,该轮增资为发行人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参考了诺唯赞(估值60亿元)与菲鹏生物(估值200亿)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的基础上,并结合诺唯赞发行时最近一个月内的静态平均市盈率113.33,协商确定本次投资的投后估值为72.55 亿元。


翌圣生物虽然参考了可比公司的估值,但营收规模并非一个量级。2021年诺唯赞与菲鹏生物的营收分别为18.69亿元与23.32亿元,翌圣生物仅为3.22亿元。


此外,翌圣生物的研发支出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1年翌圣生物研发费用为0.56亿元,占总营收的17.56%。而同行业诺唯赞、菲鹏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0亿元与1.8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12.33%与7.95%。


不过,翌圣生物的首席科学家却为“兼职”。根据招股说明书及首轮问询回复,疫苗制备业务的核心人员滕以刚目前仅在翌圣生物兼职,预计2023年12月后才能与发行人建立劳动关系。不过,在公开场合和公开报道中,滕以刚已被称为翌圣生物的首席科学家。


在未建立正式劳动合同期间,滕以刚为广州市力鑫药业有限公司的正式员工。翌圣生物表示,基于滕以刚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较强的专业背景、丰富的分子生物学相关酶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以及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较高的知名度等因素,公司给予滕以刚“首席科学家”的荣誉头衔,并由其代表翌圣生物对外参加mRNA疫苗原料方面相关研发产品的介绍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招股书还披露,自然人滕以刚以技术顾问的身份,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翌圣生物1.57%的股权,在持股平台中的持股比例仅次于公司董事长黄卫华和董事、副总经理宋东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